朱辉
学术和专业型硕导
***
***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朱辉,男,湖南衡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获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3年5月,全职加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目前担任广西高校“清洁能源装备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评标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企业评审专家、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库成员、广西高校制冷学会委员。

      长期从事公路隧道通风与空气净化、电子工业微污染控制、工业生产能源诊断与节能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期中SCI,EI 收录 20 余篇,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1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承担企业技术开发项目3项。担任《中国环境科学》、《Energy and Buildings》、《Building and Environment》等权威期刊的审稿人。

(1) 教育经历

1998.09 - 2002.06,湖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大学本科

2006.09 - 2009.03,东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

2014.09 - 2020.03,东华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研究生/博士

(2) 工作经历

2002.07-2023.0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教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2023.03-2023.05,广东高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电子工业超净环境工程设计

2023.05-至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3) 学术兼职

广西制冷学会院校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西制冷学会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库成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评标专家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新企业评审专家

《中国环境科学》、《Energy and Buildings》、《Building & Environment》等权威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52264017,高频驻波声场/流场耦合作用下雾滴捕集煤尘动力学特性,2023.01-2026.12,33万元,主持在研.

(2) 交通部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公路隧道施工通风净化装置研发与应用示范,2021.12-2023.12,840 万元,主持完成.

(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JJA160133,声/流耦合场作用下煤尘-雾滴团聚微观动力学及宏观运移规律研究,2021.12-2024.12, 10万元,主持在研.

(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JA150113,声波协同纳米纤维强化微细颗粒物清除机理与过滤性能优化,2017.09-2020.09, 12万元,主持完成.

(5)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2023AB38115,新能源工程车安全高效智能化热管理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24.01-2026.12,40万元,主持在研.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094,基于分形理论的空气过滤尘滤尘机理及过滤模型,2012.01-2015.12,65万元,第三完成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1445,树冠对大气微细颗粒物(PM2.5)的捕集机理及其与风速相互作用关系,2014.01-2017.12, 75万元,第二完成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51864014,矿用主通风机双变调节可用能传递理论研究,2018.12-2012.12, 40万元,,第三完成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5157,气溶胶云下雨洗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研究,2013/01-2016/12,84万元,第五完成人.

(10)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天巴高速公路拾贰坡隧道掘进通风节能技术研究,2021.12-2023.12,141.9万元,主持完成.

(11)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集成电路车间洁净室仿真设计与环境参数动态监测系统研发,2023.09-2024.05,20万元,主持在研.

(12)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环境模拟与设计优化,2023.12-2024.04,20万元,主持在研.

(13)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光伏电站电力智慧管理系统与山区太阳能微电网成套装备研发,2024.12-2025.12,42万元,主持在研.

(14) 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基于脉冲气流光伏电站污染物在线自动清扫设备研发,2025.03-2026.12,48万元,主持在研.

(1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种高效节能屋顶降温装置的设计,2016/01-2017/12, 1万元,指导教师.

(1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系统研发, 2018/01-2019/12, 1万元,指导教师

(17) 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蔗糖干燥与车间糖粉的回收一体化体统研发, 2024/03-2026/03, 0.6万元,指导教师

(18) 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隧道施工“源、控、智”烟尘一体化防控系统研发,2025/03-2027/03, 0.6万元,指导教师

(19)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CDIO教育模式下能源动力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3/03-2015/0.3, 2万元,主持完成.

(20)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创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的研究与实践,2014/03-2016/0.3, 3万元,第二完成人.

(21)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 基于双碳目标下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1-2025/12, 2万元,在研,第二参与人.

 

论文情况

[1]Yang H, Zhu H, Liu C,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gradient fibrous media using the method of moments[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4, 299: 120534.(*通讯作者,SCI收录,Top期刊).

[2] Yang Hui, Fu Haiming, Zhu Hui*. A new expression for inertial particle collection efficiency by nanofibers with slip effect.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 118061 (263):1-14. (*通讯作者,SCI收录,Top期刊).

[3] Wu Shixian, Chen Yongping, Qi Can, Liu Chunyu, Li Gang, Zhu Hui*. A 3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Convective Diffusional Deposi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s on Fiber Surfaces[J]. Atmosphere, 2022, 13(08): 1319. (*通讯作者,SCI收录).

[4] Wu Shixian, Zhu Hui*, Chen Yongping, Qi Can, Li Gang. A 3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Aerosol Deposition onto Horizontal Surfaces by Combined Mechanisms of Brownian Diffusion and Gravity Sedimentation. Atmosphere, 2022, 13(09), 1408. (*通讯作者,SCI收录).

[5]   Zhu H, Hua F, Kang Y,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aerosol inertial collection and aggregation on raindrops[J].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52(3): 253-268. (SCI收录).

[6]   朱辉,杨会,付海明,亢燕铭.椭圆纤维过滤压降与惯性捕集效率数值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02):565-573.( EI收录).

[7]   朱辉, 付海明, 亢燕铭. 单纤维过滤阻力与惯性捕集效率数值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4): 1298-1306. (EI收录)

[8]   朱辉,  付海明,  亢燕铭.  纤维表面气溶胶粒子沉积与反弹行为数值模拟[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4(7):3086-3094.(EI 收录)

[9]   朱辉,付海明,亢燕铭.  荷尘状态下单纤维过滤压降数值模拟与分析. 化工学报,2012, 63(12): 3927–3936.(EI 收录)

[10]   朱辉,华凤皎,陈勇航,亢燕铭.低Reynolds数雨滴表面流体滑移及重力效应对粒子清除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7,37(07):2440-2448.(CSCD核心库收录).

[11]  朱辉,付海明.  亢燕铭.  单纤维介质表面单分散尘粒捕集的随机模拟. 环境工程学报, 2010, 4(8):1881–1886.(CSCD 核心库)

[12]   朱辉,陈永平,唐强,杨会.低温送风散流器结构优化与送风特性数值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9,47(06):78-83.(中文核心)

[13]  朱辉, 杨会, 付海明,亢燕铭.椭圆纤维对粒子拦截捕集特性的数值计算与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5(04):596-604. (中文核心)

[14]  朱辉,  付海明,  亢燕铭.  粉尘颗粒在单纤维介质表面沉积的计算机模拟.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31(3): 10–16.(中文核心)

[15]  吴世先,杨会,朱辉.隧道风对隧道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04):801-810.( *通讯作者,CSCD核心库收录)

[16]  Ye X, Zhu H, Kang Y. He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impinging jet ventilation and mixing ventilation in large-height spaces: A comparison study.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6, 130: 697-708. (SCI收录).

[17]  吴世先, 朱辉,  齐灿,亢燕铭. 水平表面上多机理作用下气溶胶沉积特性数值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16,37(3): 687-693(EI 收录)

[18]  吴世先, 朱辉,付海明,亢燕铭.纤维表面气溶胶粒子对流扩散沉积行为随机模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4738-4746.(EI 收录)

[19]  Yang H , Zhu H , Fu H .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an effective novel structural fiber for PM2.5[J]. PLoS ONE, 2020, 15(10):e0240941. (SCI收录).

[20]  杨会, 朱辉,陈永平,付海明.滑移效应下纤维绕流场及过滤阻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21,21(01):36-45. ( CSCD核心库收录)

[21]  杨会, 朱辉, 陈永平,付海明.方形截面纤维表面气溶胶粒子多机理过滤性能数值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20,20(04):400-409. ( CSCD核心库收录)

[22]  杨会, 朱辉, 付海明.方形截面纤维惯性与拦截耦合捕集效率数值计算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05):1973-1979. ( 中文核心)


 

成果奖励

1. 获得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2. 获得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3. 指导本科学生获得学校优秀毕设设计论文一、二等奖.

4. 指导本科学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5. 指导本科学生多次获得广西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

6. 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知识产权

1. 特长公路隧道循环通风系统的临界分风比判定方法,2018-12-18. 

2. 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循环通风系统的上游隧道长度极值方法,2019-11-12.

3. 用于特长公路隧道循环通风系统的隧道短道长度极值方法,2019-09-17.

4. 应用于施工隧道的智能化通风除尘系统及方法,2022-07-22.

5. 一种用于矿山法隧道施工的通风控尘除尘系统,2022-07-08.

6. 确定湿式弦栅空气净化装置内喷嘴最佳距离的方法及装置,2022-07-05.

7. 一种双洞互补施工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2022-06-14.

8. 一种用于营造隔尘空气幕的参数设计方法及三通分风装置,2022-06-03.

9. 一种流线型集尘罩及隧道通风除尘系统2022-09-20.

10. 一种双洞互补施工通风系统,2022-08-16.

11. 一种均匀发尘装置,2023-05-02.

12. 一种气溶胶粒子稀释装置,2023-05-02.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学,通风工程,空气洁净技术

研究生课程:高等流体力学

 

团队主要成员

      本团队是广西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清洁能源装备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重要组成。团队以特色地域人居环境营造、电子工业环境保障与智慧能源系统、绿色建筑通风技术创新设计为目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科技开发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连续支持下,在工业洁净室环境保障、绿色建筑通风以及高效空气净化装备研发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取得系列成果,完成了多个行业的工程试验与示范。

      欢迎建筑环境、机械、能源动力、计算机相关学科背景同学加入课题组!

Tel:13977316362

E-mail:zhuhui@guet.edu.cn

QQ:5341593

 

研究方向

建筑通风与空气净化理论;能源与环境系统传热传质;建筑气溶胶动力学;通风与安全